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在一个完善的卫生体系里,病人当然有权力进入到卫生服务评价的过程中来。但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答几个问题:病人评价有价值吗?谁来组织评价?评价怎样才能其到作用?除了评价指标,病人还应该知道什么?有哪些困难?
1. 价值:病人满意度是否可以反应医疗质量?
完全可以。目前对病人满意度的主要批评都集中在:病人的主观感受难以反映客观的临床操作。比如一台手术,病人并不知道外科医生在自己身上操作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他所感受到的只是疼痛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医生和护士的态度,病房环境是否安静整洁。但有针对全美3000多家医院的研究证实,扣除了医院本身规模,等级等因素的影响,一所医院的病人评分越高,手术的风险调整(risk-adjusted) 死亡率,再入院率越低,手术过程的指南依从性(guideline compliance)越高。同时,医院的病人满意度与该医院肺炎,心梗和心衰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都有关。因此,从统计上来看,即使扣除了医院本身实力的影响,病人满意度是能够反应医疗质量的。美国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Medicare有一项Value-based Purchasing项目,病人评价就是参考指标之一,高评价的医院会得到额外补偿。
2. 谁来组织评价?
病人满意度这个东西需要结构化的测量。看病毕竟不是请客吃饭,需要比大众点评那样粗略测量更加精确,更加具有代表性。不是所有的病人家庭都能介入互联网,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愿意使用同一个网站来进行评价。大众点评没有义务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但医院需要。比如,病人调查的抽样方法需要设计,问卷的结构需要设计,收集的结果还需要做风险调整,病人结构调整和调查方式调整。比如,一个医院收治的病人普遍健康状况差,或者一个医院呼吸科病人多,而另一家医院手术病人多,或者,一家医院的病人都是在网上评分,而另一家医院都是护士拿到床前让你打分,这都会造成不公平,都需要统计学的调整。因此,要得到准确的医院评分数据,我觉得大众点评模式并不适用于医院的评价,还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一个统一的研究小组来做数据处理和公布。
3. 评价如何起作用?
正如有些答案中说的,很多公立医院本身的运行状况与病人是否满意还没有直接的联系。北医三院门口的医闹唱着情歌,不知送走了多少届毕业生,但并不会影响周围住着病人家属小旅馆的火爆程度。病人满意度如果只是一个数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这需要相应的卫生政策对医院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在美国,CMS是通过对高评价医院进行补偿的方式进行调整,促使医院去提高自己的服务态度。
4.除了评价,还应该测量什么呢?
最直接的,医院的医疗质量指标。包括很多疾病出院后追踪死亡率,再入院率,临床指南的依从率。病人的主观评价不能完全代替这些指标的作用。在美国,有一个Hospital Compare网站,病人可以通过查询这个网站来获得医院的基本信息,及各项评分并能进行对比。
5. 有哪些困难?
首先就是数据公开。现在不是没有机构在为政府做这样的工作。理论上,政府是有义务公开这些数据的。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数据暂时还没有办法公开地查询。当然,也有人说之所以不公开是因为哪些数据质量太差,公开出来等于丢脸,我觉得这也很有可能。
其次就是缺少国内研究数据的支持。但研究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面那个数据公开。
另外一点就是医疗花费的问题,医院要获得高评价是有成本的,整洁的环境,让人安心的微笑,耐心的交流,都需要医疗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医院就要花更多的钱。而这些经费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总得有人买单,不是病人,就是所有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