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顺风车覆盖了全国400个城市,有17家共享平台为顺风车提供出行服务,目前已有3亿注册乘客,3000万注册车辆,2019年合乘出行人次36.4亿。”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顺风车健康发展法律论坛上,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沈立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的确,顺风车作为集约化且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顺风车行业尚无统一的明确具体,实操性强的标准,在成本分摊及定价,如何界定真顺风车与非法营运的执行层面,各方尚未达成完全的意见统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顺风车这一利国利民的出行方式应有社会价值的发挥。
为了让关乎顺风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议题,能够得到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辨析,为顺风车行业的法治和标准化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照,针对“辨析合规顺风车与非法营运”与“成本分摊规则与顺风车顶层设计”这两个议题,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人民数据、顺风车用户委员会和嘀嗒出行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从业者和用户代表展开了深入讨论,并给出了针对顺风车发展关键议题的诸多真知灼见。
与会嘉宾不仅深入剖析顺风车治理过程中显现的法理问题与技术标准问题,呼吁在进行顺风车规范发展的顶层设计时,抓住“顺风车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一关键,从制度上保障市场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让平台有效发挥信息撮合功能,提升用户体验,让真顺风车在合规平台上做大做强做优。同时,与会嘉宾认为,应改变仅限于车辆燃料成本及通行费的思路,科学界定出行成本,合理制定分摊规则,综合运用成本分摊、公共福利、路权优先、社会褒扬等手段,鼓励有车人群集约通勤,绿色出行,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推进中国顺风车行业的实践,带来更好的发展。
应对营运非营运进行科学准确界定 用大数据及技术创新合力打击非法营运
如何在有效防范非法运营车辆的前提下,满足合乘双方对顺风车的需求,让合规平台做大做强做优真顺风车?北京交通大学互联网交通运输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裴洪辉表示,是否 “营运”是区分顺风车和黑车的核心。而“营运”这两个字,在顺风车的角度上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是以此谋生,就不应该通过一次性的行为就认为它营运了,如果真是通过法律的变革,应该将营运的定义从一次界定到多次,是不是在多次过程中成为谋生的手段,这可能是真正法律本身面临的问题。法律人参与顺风车的推进,这里面有很多法律本身的问题需要再进一步的推进。
“有了界定标准后,数据将是有效辅助判断的手段”。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研究院院长周中华指出:“媒体在推进顺风车的宣传和共识上,有时候过于放大个别案例。比如说某个事件,可能这个事件是非法的营运车辆,结果把错误放在了顺风车的头上”。如周院长所说,未来除了需要通过法律的、社会的、各种力量来推动人们对顺风车,乃至于出行文明的认知,还需要媒体舆论引导和全社会以及市场的参与。
周中华表示,今天的大数据发展速度,已经能够很容易的辨识黑车和非法营运车辆。这里面需要一些数据,在技术上如何跟主管部门更好共享,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使平台能够在保护用户隐私基础上,和执法部门建立实时的数据共建共享机制,这样就避免在执法过程中明明是顺风车,又被基于网约车条例来进行判定。相信随着数据应用的深入,以及数据平台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些事情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作为行业实践者,嘀嗒出行市场副总裁李金龙表示,顺风车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共享的是路权”,不会像私家车变成运营车辆后增加对道路的占用,所以嘀嗒顺风车平台,在做好真顺风的基础上,也在坚决打击非法营运车。嘀嗒顺风车会用多种方法,通过产品和技术手段来甄别,对顺风车主账户进行管理,未来,既要做大做强真顺风车行业,也要积极打击非法运营。
成本分摊和定价应该更多考虑市场因素 关键是如何让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 号文件)将顺风车定义为“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之后,在成本合理分摊和如何定价的关键问题上,行业标准迟迟没有统一,而促进顺风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乘客、车主、平台三方在成本与定价方面达成合理共识。
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分摊标准主要集中在车辆燃料成本及通行费上,应该改革。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享出行首席专家尹志芳表示,顺风车车主的成本不仅仅是燃油成本,还有时间等待成本,绕路成本以及沟通成本等,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至于分摊多少,各部分占多大比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在成本的复杂性这一问题上,顺风车用户委员会委员代表刘希龙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同时,刘希龙还表示成本需要考虑城市间的经济差异。
在“标准”意识之下,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沈立军指出:“谈成本分摊规则是为了让顺风车更合规,和非法营运车辆做区别。我们在制定成本分摊规则的时候,一定是多平台来一起制定规则,这样的规则才具有普适性。制定成本分摊规则时要考虑市场因素,要让价格有吸引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光有雷锋精神可能不够,还需要有市场进行调解,来引导这个行业健康规范的发展。”
而具体到实践规则上,嘀嗒出行运营副总裁李跃军表示,【58号】文界定的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但到各地出台意见后,部分参照出租车的价格,例如广州、深圳、杭州是按照不超过当地出租车价格50%的标准。还有一部分城市暂时没有在执法层面制定具体价格标准,主要还是参考工信部公告的油耗标准和实时油价等。“实际上,我们市面上有上千款车型,每款车型的油耗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一块钱左右的分摊标准是能够平衡用户体验,又能够有效的排除非法营运,同时也是符合58号文里讲的分摊出行成本的大原则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车主搭载接送乘客时,要付出的时间成本、沟通成本、部分绕路成本和精力成本等。
事实上,去年,在由中国公路学会,城市智行研究院,中国交通报和嘀嗒出行联合开展的 “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中,关于“合理的顺风车定价应秉持哪些原则?”的讨论便引发近500万人参与集思,其中投票支持”顺风车会额外耗费车主时间和精力,定价应让广大车主更有动力参与绿色出行“,以及”定价不应让车主把顺风车当作赚钱工具“这两个定价原则的网友分别占到93%和81%。
通过对网友讨论的初步总结可以看出,车主认为顺路接送乘客额外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如提前了解路线,提前出发,寻找合适停车地点,电话沟通,等候乘客等;因接送而产生的部分绕路油耗成本,车辆额外损耗及车内清洁成本;其他风险成本,如乘客取消订单,违章停车罚款等,这些隐性成本常常会影响车主参与顺风出行的积极性。
要找到顺风车公益性和激励性的平衡点
关于顺风车这一业态的公益属性,以及如何在公益性和激励性之间寻求平衡,一直是行业,用户及学界热议的话题,也基本得出了大体一致的结论。顺风车本身具备公益互助属性,而顺风车平台需要通过盈利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让顺风车出行的体验不断升级。
而在此次圆桌讨论中,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耀球认为, “谈成本、谈盈利是完全市场经济的,谈公益性、谈非营利性则是公共服务的话题,顺风车的经营模式恰好就是在二者之间要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教授邵丽萍指出,顺风车不仅对国家、社会、个人有益,也需要对平台有益,顺风车的事业健康发展也需要平台能够盈利,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顺风车事业的发展。在成本分摊规则中,顺风车平台提供软件服务与管理的成本也需要考虑进去。
顺风车委员会用户委员林玮表示:理想的顺风车场景,还是大家共同来创建一个互惠互助的理想生态,不是为了营利的目的。这个生态比法律上的一些措施或者技术上的措施保证安全可能更重要,能够确保形成这种文化,形成一个互助出行的圈子。“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大概在八、九年前,特别喜欢分享以及交换信息、交换想法的活动,比如说到国外去工作换食宿等等,这种会让你了解不同职业的信息,我刚开始做顺风车车主的时候,遇到过一些自己创业的乘客,还有医生等等,可以听乘客从不同人的视角来分享人生经历和体会等等,这些都让我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提供了不少新思路,比如说医学教育跟我们作为患者的教育,或者他们日常工作面对的压力这种,在我看来,换位思考跟信息分享是顺风车比较重要的关键词,” 林玮说道。
作为资深的顺风车车主和资深用户,另一位顺风车用户委员会王瑜想用这几个词来概括顺风车:“一是公益,大部分顺风车车主不是为了挣顺风车车费,更多的是想把低碳环保的精神、这种分享的精神跟大家去共享。二是环保,也就是说在顺风出行过程中,大家节省碳排,让道路更加顺畅。另外做了一段时间顺风车的车主和用户以后,也能收获更多愉悦的心情,并愿意去分享愉悦,这样的氛围,能让和谐友爱的精神更好地在交通出行领域传递。”
从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的网友意见来看,顺路合乘所带来的平等互助的出行体验,是顺风车用户最珍视和期待的,这也是其他出行方式不可比拟的地方。
顶层设计应强调标准的引领作用
在顺风车行业的顶层设计方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享出行首席专家尹志芳建议:“交通运输部现在和其他部委正在制定‘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促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企业可以在征求意见稿的时候,通过协会、标准委员会或用户委员会,提关于私人小客车合乘的一些意见,第一,公交专用道能不能走公交车的同时,也让高荷载的合乘私人小客车走;第二,现在限行限号的限制,能不能合乘的车不限号;第三,使用灵活的价格机制,完全由市场说了算,法律和标准保底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共享经济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姚雷总结到,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规范、引导或者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总结出来就是法律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责任、社会共治,这五个方面就是我们整体上顶层设计要考虑的问题,特别强调标准的引领作用。同时,团体标准的生命力也很重要,团体标准是未来市场供给非常重要的方面。希望顺风车行业能够在标准的实践方面,在提供更好的优质标准的样板实践上树立榜样,起到示范性作用。
在两场圆桌讨论中,法律专家,学者,顺风车用户代表,平台等各方,从法理,平台实践,监管和用户体验及心声等多个维度,将影响顺风车行业发展的两个最关键的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地辨析。正如圆桌论坛的主持人,李毅所言,顺风车是刚刚开始上路,顺风车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新概念,是一个新行业,也是一种新事业,所以对于顺风车的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考虑和研究顶层设计。
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通过各方观点碰撞,真理越辩越明,大家在思辨中厘清顺风车健康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难题,共同推动行业法治水平进步,引领顺风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