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被疫情压抑的消费力,创造了一个比往年更加疯狂的双11。
预售1小时,参与消费者人数比去年翻一倍,据不完全统计,300多个品牌的预售成绩也超过去年全天成交额。
因为疫情影响,人们被压抑的消费力充分释放的同时,一些消费的新趋势也展现出来:国货品牌、新锐品牌集中崛起;除了美妆个护、服饰鞋包这些传统大热的领域,一些新赛道的也在成为消费的热点。
天猫消费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24点,天猫“双11”已有357个新品牌成交额登顶细分类目TOP1。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其中,完美日记、花西子、Ubras、蕉内、添可极速破亿。
天猫新品牌业务负责人无封评价,与往年单点涌现不同,今年新品牌是“现象级爆发”,新赛道更加被注意。
在往年并没有特别引起注意运动消费品领域,一些数据引起人的注意:Keep“家用运动器械首选”智能动感单车 C1在天猫动感单车类目商品交易指数排行中登榜首,单品单天成交金额突破1000万;靠卖麦片成为网红的王饱饱在前三天的预售额超过500万;前卫且充满科技感的高端运动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的受欢迎程度不输传统品牌耐克阿迪。
这些在运动健康领域崛起的新品牌们,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这块新的消费热土。
运动健康经济的机会来了
双11最新的数据可以看到,各个赛道都有属于它的网红产品。在运动健身消费领域,像卖健身代餐的wonderlab,卖健康麦片的王饱饱,以及主打国潮、前卫的运动服饰maia active、粒子狂热等,这些品牌因为主打概念,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受到追捧。
当然,在这个背后,是人们关于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品牌对消费者更细分需求的满足。
因为看到了国产麦片的空白市场,从一个小众品牌,到2019年双11淘宝麦片品类第一名,冲调品类第五名,王饱饱只用了一年时间;2016年才创立的品牌Maia Active,注意到中国女性穿着运动服的痛点,两年时间就成为天猫同品类销量居前十的品牌。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有相当数量的人,正在为运动健身花更多的钱。据麦肯锡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72%的城市消费者增加了健身相关的支出。
△数据来源:麦肯锡《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日渐严重的健康焦虑,以及中国人更愿意为健身花钱”的现状下,无论是传统线下健身房通过储值、课包的形式积极备战,还是疫情期间”云健身“平台集中涌现,健身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热点话题。
疫情期间,新浪微博发起的“宅家健康运动计划”话题已累计获得37亿次的阅读量,讨论达到162万;Keep上线的“对抗疫情,我的居家锻炼心得”话题活动关注量已超过68万。
流量红利时代的结束正在加速,大批线下健身场所倒闭,市场泡沫破灭,线上健身产品、健身食品爆发式增长,加速了行业迭代。反观线上,疫情期间,运动健身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快速上涨至8,928万,同比接近翻倍。运动健身APP行业月活数据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2月同比增长达93.3%。
再看一些时代大背景的数据:从 1970 年开始,美国人均 GDP 超过 5000 美元,开始进入文体休闲娱乐支出长达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期。同一时期,慢跑风靡美国,并迅速带动跑鞋等运动消费品的销量。
与之相对应的,2011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跑步健身成为潮流,体育用品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在不断提升。
经过疫情对运动健身领域的“大改造”,运动服装、运动器械、健康食品这些属于“新运动经济”的行业中,一些新的机会正在涌现出来。
运动消费品的爆款方法论
像王饱饱、粒子狂热这些网红品牌已经率先突破,让人们看到了运动健康消费品领域的机会。但这些网红品牌深谙营销与消费者心理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许多品牌缺乏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聚焦单一场景,无法将健身场景与自己的产品更好的结合。
运动服饰品牌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诸如Nike、Lululemon这样的国际品牌,如今纷纷都不再单一卖货,而是切入体验式、社群、运动休闲领域。
更典型的是更多国内运动品牌的探索,它们在更了解国人运动与消费特点的基础上,正在探索出新品牌的方法论。
在此次双十一中,Keep的一系列运动消费品包括智能动感单车、加宽瑜伽垫、瑜伽轴等多款健身器械获得同品类销量第一。打造爆款产品的背后,Keep的思考并不是仅仅是卖产品,而是推服务,用好的体验留住用户。
Keep最优质的资源是用户,而他们也懂得如何利用好这个最核心的资源,围绕用户消费场景去做运动消费品。最早的用户都是冲着Keep的免费课程而来,但在开始跑步的时候他们又的确需要一件速干T恤;接下来,在逐渐深入的运动过程中,他们又可能需要一对哑铃、一个跑步机;健身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他们又可能会很在意饮食,需要健身的食品。
这意味着,只要用户健身运动的核心需求在,只要Keep能满足他们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那就有用户会在健身过程中持续复购Keep的消费品。
以用户为中心去做消费场景,然后带来不断提升消费的能力和用户复购的数量——这是Keep卖消费品的核心方法论。在这个基础上,Keep围绕“吃穿用练”去做品类规划,从离Keep App最近的训练瑜珈、跑步开始,慢慢拓展边界。
用户有吃穿用练的多元需求,就能产生饮食、运动、智能器械以及一些装备不断的复购。“一边做用户的规模,一边做消费品的规模”,这是Keep作为一个人们印象中的线上健身平台,但实则卖出了天猫爆款的最重要原因。
Keep有自己的消费品方法论。如同其他网红品牌一样,第一阶段的Keep提供优质的商品,但不是绝对的低价,而是给到用户合理价格中最好的商品。
第二阶段,发现用户更细分、更细微、还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才能制造爆款。一边有大量的课程内容,Keep能充分了解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数据,去生产他们运动过程中需要的产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Keep卖的瑜伽垫。传统的瑜伽垫又窄又小又薄,但是Keep发现现在运动内容不断丰富,瑜伽垫不仅用来做瑜伽,平板支撑、卷腹等更多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垫子,Keep对瑜伽垫重新设计,采用TPE的材料,加宽加厚,让触感更舒适,成为被追捧的爆款。
在第一阶段培育的价格耐受区间内,第二阶段中,Keep已经帮用户做好了选择。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