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看到李岷(虎嗅创始人)说收到某知名前音乐人(近年非常火,也很有情怀那位)微信,告知说因为虎嗅对老罗无底线舔菊,已取消对虎嗅关注(原来XXX也是虎嗅忠实读者)。李岷很郁闷而且委屈,因为她感觉不出虎嗅哪里对罗永浩“跪舔”了,只不过发布了几篇对锤子手机含有溢美之词的报道。
紧接着群里就爆发了一场关于锤子手机的争议,其实已经不是关于手机了,而是围绕不同人,不同群体对锤子手机的看法,为什么有一些人会心甘情愿的“guitian”,而又有一些像XXX这样的人强烈反感。
这些讨论已经脱离科技领域,而是涉及价值观范畴。
在网上有一个价值观谱系评价的问卷,就是提很多问题让你回答,然后根据你选择的答案来判断你的价值观是左派还是右派,是中左还是中右。我觉得人们对锤子手机的态度也可以被列入其中,喜欢的归于某一种价值观,不喜欢的归于某一种价值观。而在现实中,也确是如此。
坦率的说,和XXX一样,我也属于不太感冒的那一类。
为什么不感冒,这个原因很复杂,因为不仅仅是因为产品问题,但产品因素却又不能不提,从锤子手机前天发布的信息细节看,这显然不是一款令人惊艳的,充满亮点或者从价格上回馈消费者的产品,说实在的,如果罗永浩在百般酝酿之后,做出了特别牛掰或者特别有价格诚意的产品,那么一切反对者也就不能不闭口了。
产品之外的不感冒,是因为对“情怀”这些东西拿来出售、营销和市场化,对于利用别人的热爱去赚热钱(注意,是热钱,别人热爱你的脱口秀你拿脱口秀去赚钱就不在此类),有天然的抵触心态。我写微信文章除非疏忽,一般不会称呼读者为粉丝,因为只有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但罗永浩的手机是卖给他的粉丝的,有一群人虽然号称特立独行,但他们崇拜罗永浩,愿意为热爱某个人付出一笔高昂的费用购买一款哪怕平庸的手机,这本身就有点悖论。
其实不止是锤子手机,对任何利用人的非理性心态赚钱的商业模式都不太喜欢,这种价值观可能有点过时了,但没办法,它仍旧是价值观,不能改变。所以我的文章里,你很难见到对某牛腩、某煎饼、某米等等产品的热赞。可偏偏在中国这种利用人性弱点、人的非理性发财的生意又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是中国式网游,那是赤裸裸的挖掘人性弱点,虚荣啊,攀比啊之类,现在升级了,“情怀”也可以拿出来销售了。
多年前的罗永浩其实挺讨人喜欢的,他在新东方当讲师,上课的时候会讲一些反体制、抨击时弊的段子,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反对迷信洗脑之类,这些段子在网上流传,造就了罗永浩成名的开始,但多年后发现,当年提倡独立思考的老罗,也开始经营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从“脑残粉”中获取商业利益,不免会令人失望,但大概也是中国真相之一种吧。
从罗永浩成名的路径看,很多人对他是有期待的,总觉得如果他真是看起来那般桀骜不驯,反体制,提倡独立思考的话,就应该是那种对崇拜他的粉丝感到不耐烦甚至厌恶,并不时的敲打那些人应该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要盲目之类......的人,而不是去琢磨怎么利用这种热爱去赚他们的钱,实现商业价值。当然这期待是有点高了,但谁让他是特立独行的罗永浩呢。
另外的一些不感冒,可能还因为罗永浩一直在玩命的强调自己的工匠定位、认真精神,使这些东西在互联网思维的时代变成一种可销售之物,与“情怀”一起搭售出去,但我琢磨着一般的工匠肯定不会花三个小时讲情怀、匠心与认真,他们该是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而且,锤子手机从外观到硬件设计到生产(代工),又有那么大比例是外包出去的,真正的工匠显然不会把太多工序都外包出去......好的营销与好的口才当然不是坏事,但客观上这会挤压一些沉默者的机会。话说昨天下午见了一个土豪老板,已经花了两亿在做一款app软件,精雕细琢,也不做宣传,只希望靠产品打动消费者,但如果太多产品是靠营销成功,这样的真正的工匠不是死掉就是也坐不住了,起而参与到互(hu)联(you)网思维大业里来。
当然,以上其实说到底还是谈的个人好恶,谁说能言善道的罗永浩就不能是个好的工匠,最终研发出真正令人惊艳的手机呢?或许他最终也创造奇迹呢?但是,就像那些因为热爱而不介意购买某款高价却平庸手机的粉丝一样,作为一种平衡,这只是占在另一边谈谈自己的好恶,仅此而已,期待罗永浩成功,并以产品“收服”那些不感冒的人。
以上观点或许会冒犯一些锤子手机的粉丝群体,先表示抱歉,其实没有什么恶意,就是稍微认真一点而已。
转载请注明:艺宵网 » 锤子的情怀以及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