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家网站对于微博的广告语。这种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发表观点的传播方式一经推出便立刻被受众追捧,许多新闻还在“现在进行时”状态就被手机用户“直播”出去,手机的“媒体”功能由此更加深入人心。
“微博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家网站对于微博的广告语。这种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发表观点的传播方式一经推出便立刻被受众追捧,许多新闻还在“现在进行时”状态就被手机用户“直播”出去,手机的“媒体”功能由此更加深入人心。“及时、便捷、互动性强,这是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特点和魅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说。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手机是一种私密性的通讯工具,这种“1对1”的通讯方式有固定电话的特性,更适合人际传播。而当手机和互联网这种传播平台产生密切关系的时候,它便从“1对1”向“1对多”发展,这时就实现了从“窄播”模式向“广播”模式的转换。
我觉得手机最大的特点在于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与人交流的需求,它最大的贡献也在于此——今年“五一”,某企业家和他的团队攀登岗什卡雪峰,他们通过用手机发微博的方式把一路上的见闻点滴都记录下来并传播,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跨越”。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我认为,手机文化是网络文化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网络文化的延伸,它的便捷、可移动性、随时随地上网的特点,便利了所有的使用者,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社会责任
张新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数语中心主任):让我们从“手机书”的出版看手机文化传播影响力:一本小说放在手机上出版,一两个月点击量就超过一两百万次,效果很好。以前单纯的纸质媒体、纸质出版可能很难达到这一点。手机文化的传播符合低碳经济,方便快捷,适合生活节奏同样快捷的现代人。尽管它对传统媒体一定有冲击,但更主要的是促使我们思考,我想,他们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
陈昌凤:手机文化具有个人化、点对点的传播特点,现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人收看手机报,它的便携、及时是很多传统媒体达不到的。未来,它和传统媒体一定会有所融合,内容互用,通过新媒体方式表达出来,相信这也会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
大众要补上媒介素养课
胡泳:手机的存在在于它广泛的社会需求,当然这些需求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想,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怎样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而不是简单地禁止。
董广安:科技发展拉动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的变化,但此前我们针对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训练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微博、在手机短信上出现“地震、劫机”等谣言,原因就在于,作为传播者,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作为一个社会传播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据我了解,在西方,从小学开始就有相关的知识普及。对于手机文化出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应该普及相关媒介素养教育。如何使社会文化建设赶上科技发展进步,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我们要及时补上这一课。
内容出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文章链接:http://www.yixao.com/boke/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