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蚊子的脚步近了,以前单身狗的时候,自己被蚊子咬还能裹上被子、涂点口水忍一忍,可是自从怀了孩子有了娃,防蚊成了一大苦恼;
挠、挠、挠,
又被蚊子咬,
没有好方法,
全身蚊子包。
怀了孩子有了宝宝,电蚊香就不能点了?防蚊液就不能涂了?听说日本有个叫VAPE的神器?还有好多纯天然无添加的植物防蚊方法?网上各种防蚊测评,到底哪个靠谱?!
别急,今天整理了你能想到的几乎全部驱蚊方;
以下干货长文预警,建议首先收藏、转发,留给自己/他人今后备用;
事实上,关于防蚊方法(尤其是化学防蚊方法),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医药机构(WHO、CDC、FDA、AAP等),都称不上专业对口;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才是真正注册并认证所有防蚊产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专业权威机构,几乎所有主流医学机构的推荐都是根据EPA的建议所做出的。
机构缩写:
WHO:世界卫生组织
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AAP:美国儿科学会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防蚊方法哪些靠谱?
简单来说,防蚊技能可以分为主动攻击技能及被动防御技能;
主动攻击:也就是灭蚊(消灭蚊子),蚊不犯我,我灭丫的;
被动防御:也就是驱蚊(驱避蚊子),蚊若犯我,我赶丫的;
壹
主动攻击:灭蚊の方法
1、物理灭蚊(“拍死/电死”)
手、报纸、苍蝇拍、电蚊拍,你能想到的一切可以对蚊子形成物理攻击的东西,都可以!
此外,需要提一下灭蚊灯;
如果是依靠发光来吸引蚊子的灭蚊灯,研究表明,其效果通常不佳(主要是因为吸引来的昆虫中大部分不是蚊子);
但如果是依靠温度、CO2、特殊气味来吸引蚊子的灭蚊灯,效果或许还行,但是由于灭蚊灯通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多数通电后有电流声,此外性价比不高,并不提倡使用。
2、化学灭蚊(“麻翻/熏死”)
盘式蚊香、电热蚊香(蚊香片/蚊香液)、灭蚊虫喷雾剂,是最常见的几种方法。
1)“菊酯”是关键
无论哪种化学灭蚊,有效成分基本相同(外包装上均有清楚标识),都是“××菊酯”;
市面上常见的有:氯氰菊酯、炔咪菊酯、炔丙菊酯、四氯苯菊酯、氯氟醚菊酯、四氯苯醚菊酯等;
“菊酯”其实是一类毒性较低的人工合成杀虫剂,主要是通过攻击神经系统来达到麻痹、灭杀蚊虫的目的。
这类“菊酯”和最早从天然植物“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除虫菊酯(pyrethrin)”结构很像,所以也被称为“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
2)“菊酯”健康风险不大
“菊酯”如果吸收进入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体内(人就是典型的脊椎动物),会被迅速代谢分解,因此理论上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但事实上,如果接触大量“菊酯”,仍可能出现暂时性症状,但通风数小时后通常即可消失;
①局部皮肤症状:通常为直接接触所致,可以感到麻木、烧灼、疼痛、瘙痒等;
②系统全身症状:通常在极限情况出现(比如咚咚咚干一杯),可以出现头晕头疼、恶心、胸闷憋气、乏力、肌肉抽搐,甚至神智改变、惊厥、癫痫等。
EPA曾对“拟除虫菊酯”做过全面而严苛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认为:
①即使在日常最恶劣情境下使用(同一天内,皮肤接触+经口食用最大残留剂量的杀虫剂),依然没有证据表明其会对成人或儿童远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②此外,也不会增加哮喘或者过敏风险。
是的,就算是看起来危害满满的除虫喷雾,对大人或孩子也基本没有长期健康危害。
总之,目前市面上的化学灭蚊方法,其主要成分都比较安全。
3)建议
道理虽是这样,但并不推荐使用传统盘式蚊香,因为
①盘式蚊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劣质产品可能非法添加“DDT、六六六”等违规杀虫剂,辅料中可能含“砷化物、苯并芘”等,对人危害较大,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②盘式蚊香燃烧产生的烟雾,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或其他过敏症状;
③明火燃香,存在火灾安全隐患。
总体而言,如果日常生活需要,
①可以放心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无香型电热蚊香(切记不要购买“假冒伪劣”或者“三无”产品),无论蚊香片还是蚊香液,都对孕妇及儿童较为安全,也是相对温和、有效、简便、经济的家庭选择;
②如果必要时,还可以配合灭蚊喷雾。
当然,使用电蚊香或灭蚊喷雾前,
①一定仔细阅读说明,根据说明操作;
②尽量避免药液进入眼睛、嘴巴,同时避免药液污染饮用水及食物;
③注意使用后充分洗手、甚至清洗衣物;
④建议每次使用时(喷雾时或电蚊香加热时),人和宠物尽量远离、短暂封闭房间,长期使用后应适当开窗通风。
此外,CDC等还建议,可以考虑将“氯菊酯(permethrin)”用于衣物鞋帽、睡袋、帐篷等布料上,作为野外及户外生存时的防蚊手段。
4)辟谣
除了上述灭蚊方法,目前市面上(尤其海淘市场上)纷纷涌现了一批号称对孕妇及儿童安全的天然无毒害产品,比如
①“XXX”婴幼儿电蚊香
广告噱头做得不错,目标用户看得很准,标榜“天然成分、植物精华”,号称“只驱蚊不杀蚊”,然而看看包装上的大字:炔丙菊酯…我读书少…
对孕妇儿童安全,尚且不算虚假宣传,但明明有效成分是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非要宣称“天然植物”、“不杀蚊虫”,似乎不太合适。
②“VAPE未来”驱蚊系列
国内商家吹上天的神器,号称“静音无毒无味天然便携驱蚊神器”,使用场景十分广泛,受到了国内年轻家庭的热烈追捧。
然而,这个驱蚊神器究竟什么原理?
我们看看有效成分一栏…唔…
眼神不好的同学没关系,我给你放大些,
有效成分等:メトフルトリン(ピレスロイド系);
日语不好的同学没关系,我帮你翻译下,
艾玛什么鬼?甲氧苄氟菊酯…
霓虹斤还比较实诚,括号里面写得清楚:
咱这产品有效成分还是“拟除虫菊酯”啊!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自带电源+风扇的便携式电蚊香啊呆死奈;
事实上,日本亚马逊的相关产品页面上,并未提到“天然无毒”“对孕妇及儿童安全”等字样,但到了“×宝”、“×猫商城”,莫名被国内商家强加了许多神乎其技的介绍。
本身并不反对使用这样的产品,因为从原理上来说,上述两者和普通电蚊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有效性、安全性基本相同,但是商家夸大、虚假宣传这种恶劣伎俩不值得提倡。
对于经常参与登山、野营等户外运动的人来说,VAPE这类便携式的电蚊香也可以算作一大亮点。
3
生物灭蚊(“计划生育”)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环境卫生;
具体而言,平时家中垃圾及时清理、倾倒,避免积水、蚊虫孳生,把蚊子掐灭在襁褓中,让计划生育一以贯之地持续下去。
贰
被动防御:驱蚊の方法
1
物理驱蚊(“遮蔽/隔离”)
浅色衣物(长袖长裤、帽子、口罩、围巾/纱巾)、纱窗、蚊帐,都可以;
总之就是,通过物理方式,把蚊子和人妥妥地隔开!
2
化学驱蚊(“气味恶心”)
1)驱蚊原理
先撂下两个常识
①只有母蚊子会吸血;
②母蚊子吸你血,不是因为你颜值高、大腿白、性别对、星座配,也不是因为血型赞(每个人都会说自己血型招蚊子),而是因为你皮肤气味以及呼气中的CO2对它产生吸引所致。
化学避蚊的药品并不会置蚊子于死地,只是把你原有的体味盖过去,或者改变蚊子的嗅觉恶心丫一下,让它赶紧滚粗。
2)有效成分
目前EPA注册认证可以用于皮肤上的驱蚊成分有且仅有7种:
①避蚊胺(DEET):效力最长持续10-12小时
②派卡瑞丁(KBR3023,也称埃卡瑞丁):效力最长持续8小时
③驱蚊酯(BAAPE、IR3535,也称避蚊酯、伊默宁):效力最长持续4-8小时
④柠檬桉(PMD、OLE):效力最长持续6小时
⑤甲基壬基甲酮(BioUD,也称2-十一酮):效力最长持续4-6小时)
⑥猫薄荷油:效力最长持续4-6小时
⑦香茅油:效力最长持续20分钟至2小时
还有一些未被EPA注册认证的天然植物及其提取成分(比如橘子/柚子、柠檬、桉叶、茴香、大豆、雪松、薄荷、艾草、丁香、紫珠、柠檬草、薰衣草、驱蚊草/香叶/天竺葵、野菊花、金银花等),有效性、安全性均不明确,根据经验推算,效力最长持续20分钟至2小时,通常在20-30分钟以内。
3)建议
EPA所认证的驱蚊成分中,
CDC仅推荐前4种驱蚊成分(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用于成人驱蚊,这里同样包括孕妇及围产期妇女;
而AAP(美国儿科学会)仅推荐前2种驱蚊成分(避蚊胺、派卡瑞丁)用于儿童驱蚊。
对于儿童而言,存在一些额外限制:
①避蚊胺:2月以下禁用(AAP);2月-12岁,推荐浓度10-30%(不能超过30%);12岁以上,等同成人;
②派卡瑞丁:2月以下禁用;推荐浓度5-10%;
③柠檬桉:3岁以下禁用;
*事实上,根据相关研究,EPA认为即使0-2月儿童,也可安全使用避蚊胺;但是AAP从安全角度,保守地将年龄下限设置在2月;
*看起来人畜无害“纯天然植物精华”柠檬桉,其实不能用于3岁以下儿童。
4)评论
①避蚊胺(DEET):含冤的驱蚊霸主
国内驱蚊产品争相标榜“绝对不含”的驱蚊胺(DEET),恰恰是拥有超过70年使用历史的驱蚊产品“金标准”;
也就是说,DEET是所有这些EPA认证成分中,有效性最好、安全性最佳的产品,没有之一;
只是DEET使用时会稍感粘腻,部分敏感人群而言,可能刺激皮肤;
由于相似相溶原理,DEET可能会损伤橡胶、塑料、皮革、乙烯树脂、氨纶、人造丝、橡皮筋、汽车喷漆等,因此使用DEET后、触摸上述物体前(比如电脑、眼镜)应充分洗手。
代表产品:国内,亚美(10-20%)、雷达欧护(7%)、施美(4%)、各种花露水(隆力奇、百雀羚);国外,3M Ultrathon;
“×宝”搜索“避蚊胺”,几乎所有驱蚊产品都急于和它划清界限,即使某些含避蚊胺的产品,也强调自己“植物驱蚊”,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当所有人都强调自己植物驱蚊的时候,真正有效的产品,反而被市场淘汰了!;
唯有“亚美”,标识明确,表现出了“藐视一切、爱咋咋的”的英雄主义气概,而且人家浓度纯正,从宣传角度而言,大义凛然、浩然正气,值得推荐。
成分浓度:4-98%
DEET的含量(浓度)增加,效果并不会明显增加(事实上浓度约30%效果达到平台),但是保护时间可以延长
10%浓度的避蚊胺:有效时间为2个小时
24%浓度的避蚊胺:有效时间为5个小时
98-100%浓度的避蚊胺:有效时间为10-12个小时;
除非户外野营露宿,否则日常生活中10-35%的浓度基本足够。
②派卡瑞丁:强力的驱蚊新星
高浓度(20%)的派卡瑞丁和DEET的驱蚊效果基本一样,但是持续时间更短;
此外,研究认为派卡瑞丁相比DEET更为安全,很少刺激皮肤;其他优点包括无味、使用感觉并不粘腻、不会弄脏衣物、不会损坏塑料。
代表产品:国内,没有;国外,Sawyer、Cutter、Aerogard;
成分浓度:7-25%
③驱蚊酯:安静的驱蚊小生
目前关于驱蚊酯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大多数研究认为驱蚊酯有效性比DEET略逊一筹,但持续时间略长(同等浓度情况下);同时安全性也较好;但在儿童方面,欠缺安全性研究,AAP未做推荐。
代表产品:国内,各种花露水(强生婴儿、六神、宝宝金水);国外,Avon;
成分浓度:4.5-30%;
④柠檬桉:神化的天然产品
国内商家、海淘商家一直鼓吹柠檬桉是纯天然、无毒害,事实上绝大部分柠檬桉是人工合成的;
退一步说,即使柠檬桉是天然的,但天然的并非无害,CDC、FDA、AAP都明确提出,3岁以下儿童禁用柠檬桉!
除此之外,柠檬桉效果大约只有DEET的一半。
代表产品:国内,杂牌;国外,小树苗、Repel、Manouka;
成分浓度:15-30%
⑤天然植物提取精油
打着“天然植物”“孕妇婴儿专用”旗号的驱蚊产品众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最主要是大多掺杂多种成分,不好鉴别、难以分辨。
有些驱蚊产品,比如宝妈群体中非常火的California Baby、小蜜蜂、Badger,主要为植物产品提取物,相对安全,但是防护效果较弱,持续时间较短,是否选择使用主要取决于个人条件;
然而有些驱蚊产品,比如小树苗、Mosquito Mucken,宣称“植物天然”,但是添加了柠檬桉,应当避免给婴幼儿使用。
5)CDC、EPA推荐的安全使用方法
①驱蚊剂每次不要使用过多,大致能够薄薄地覆盖皮肤即足够;
②驱蚊剂不需要频繁使用,根据说明书上的间隔时间来使用;无论使用何种驱蚊剂,如果开始再次被蚊虫叮咬,即可重新使用;
③驱蚊剂可以涂抹于皮肤或衣服表面,但不能涂抹、喷洒于衣服内里;
④避免吸入驱蚊剂,脸部可以涂抹少量驱蚊剂,建议用手,而非直接喷洒,避免进入眼睛、嘴巴;使用驱蚊剂后需要充分洗手,以避免残余药液接触眼睛、嘴巴、生殖器;
⑤皮肤破损、炎症/感染、严重皮疹区域避免使用驱蚊剂;
⑥不要将驱蚊剂涂抹于孩子双手上,否则难免会误入眼睛、嘴巴;
⑦涂抹过驱蚊剂的皮肤,一旦不需要驱蚊剂时应当及时清洗;
⑧驱蚊产品可以、也应该和防晒霜合用,通常先抹防晒霜、再抹驱蚊液,具体需要根据使用说明决定;但是,应当避免驱蚊产品(尤其DEET)与防晒霜的混合产品,因为防晒霜通常2小时涂一次,而驱蚊产品要是如此频繁使用,可能过量;
⑨所有灭蚊产品、驱蚊产品均可能导致过敏,一旦发现过敏禁用,即使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洗澡、游泳、出汗、雨淋之后,驱蚊剂持续时间会缩短。
3
生物驱蚊(“丢卒保帅”)
人肉蚊子吸引器听说过吗?
亲情之爱爆棚的父母(通常是父亲),光着身子,用血肉之躯为心爱的人筑起一道生物屏障,可以尝试,但是不建议尝试,毕竟一旦被蚊虫叮咬,可能因此被传染蚊虫传播的疾病(登革热、疟疾、寨卡病毒等)。
防蚊方法哪些不靠谱?
1. 口服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洋葱、大蒜、硫磺);
没有证据表明有效;
2. 家中种植驱蚊植物;
没有证据表明有效;
3. 维生素B1(或维生素B族);
无论外敷还是内服,维生素B1对蚊子没有驱赶作用;
4. 驱蚊手环、驱蚊贴
驱蚊手环、驱蚊贴事实上,多少都会使用某些驱蚊剂;
但是这类产品一方面通常只能防护局部、全身防护性较差;另一方面性价比极低,因此斗篷医生不推荐使用;
NEJM曾经发表过一篇研究,认为驱蚊手环没有实际驱蚊效果,无论采用的是何种驱蚊剂;AAP也不建议购买驱蚊手环来为孩子驱蚊。
5. 电子声波驱蚊装置
有些电子仪器、或是手机软件,号称能发出人无法听见的高频声波,对蚊子产生驱赶效果,研究证明无效。